今天是:
文峰报

无处不青山 ——谈谈我的语文学习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11-23 17:48:47   点击数:


仿佛学语文这件事情,就像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开始和方块字结缘比同龄人也许是来得更早一些,至少从我记事起,房间有一整面的墙壁上都贴满了拿白纸和扑克牌做成的诗歌卡片,后来稍大一些,每日下午便被搁在楼下的书店,这样的日子从小学之前开始,直到四年级才结束。在那段时间里,我翻遍了手边可以够到的所有书籍,从冰心、秦文君的儿童文学,到激流三部曲抑或是故事新编,包括对我之后影响颇深的《红楼梦》,都是在那段时间囫囵吞枣记在脑海里的。可以说尽管不能完全理解,却是的的确确勾起了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这段时间里我依旧是懵懂无知的,对于一本书,我能看出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但我分不清自己读得好不好。这是所有最初进入这个领域的人共同的困惑。在那个时候赞美可能是我最初的动力。因为我平凡无奇,扔到现实里任何一个人群里都不是黑马,腹有诗书使我产生了一种奇特的自信,一种与众不同、高人一等的非凡感想,所以我开始喜欢它。

这样的阶段持续了很久,进入高中后发现自己开始渐渐地有了学习上的自由,这个时候的学习就不只是为了获取别人的青眼有加或是别的什么,更多地是忠于自己的本心。但是就像我所说的那样,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大部分的魅力在乎于它的“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觅处”,如果没有之前长足的积淀以及浓厚的兴趣,很难让我进入高中之后还能愿意刻意地拾起书本,去读一些对应付考试并没有实际用处的文字,记一些看上去无关紧要的常识。

对于如何保留并且可持续性地发展这种兴趣,文峰社的社团活动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契机。文峰社在我眼里是一个脱离于课堂书本、眼光独到的交流平台,由于每个社员都拥有自由选择专题研究的权利,它实则是一个量身定制式的课程。它不单单是给了我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更多地,它其实是给了我一个在繁忙课业中不得不去专心钻研一个话题的理由。对于毫无兴趣的人来说,这样的课程安排可能是一种束缚,但是于我,它为我提供的是一个契机,在这样的机遇下,对于我所感兴趣的话题,“微言精义,愈研愈出”,最后的收获比平素潦草扫过要好上千百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可见人和书本的交流是相互的,这样的过程需要用心去揣摩忖度,非亲身实践,不能领会其真意。

我记得我所做的第一个专题是“张爱玲的色彩意象运用”,虽则激起我兴趣的是她的《红楼梦靥》,但对于张爱玲的了解还是得始于初一读她的《小团圆》,这其实是一种连锁性的学习过程述。众所周知,张氏笔墨吸引人的地方便在于她的诡艳色彩以及特立独行的比喻。尽管对于她的研究兴趣一直颇为浓厚,但是唯有那一次,我是真真正正地静下心将我的摘抄本从头到尾翻阅了一遍,甚至从资料中调出了中国古代色卡去比对她笔下的色彩搭配,整理归纳出一套循序渐进的议论。这是我比较成型的一次探索,涉及人物背景到写作技巧以及表达习惯的方方面面。同样的方法放诸四海皆准,而且渐渐地你会发现这并不只是单纯的应付工作,因为我在今日所下的这一番功夫,不知何日便会反哺于我的思想,成为根深蒂固的“我的”东西。所以这不仅仅是一个充实自己的机会,更加是对于个人思维习惯的培育过程。

思维习惯这个东西,并不是独独针对理科的,语文的学习也恰恰需要出色的思维素质。有时候,我更多地考虑的一定不是偏功利性的“我要考些什么”,而是“我学了什么”。常常自省因而才能常常自新,看得清楚自己手里有什么,才能最大程度地将优势发挥得更为明显。也就是说,需要将我脑子里包括十几本语文书以及其它琳琅满目的书籍的知识梳理成有章可循的条目,便于在平时随取随用。暑假有幸在《改革》杂志社做了一周半的实习这次的经历同样令我意识到在方寸书页之外还是别有一番天地,那些看过的、烙印在脑海里的文字,不去用,不去想,那么终其一生它也只是文字罢了。

我喜欢系统的思维与记忆,喜欢串联式地清晰对我所学的东西有所掌握,而非断片式的记忆。这从我的语文书上甚至可见一斑。常常是一个注解或是一个相似的字词活用,就能让我想起记忆深处似乎可以引起共鸣的东西,因而我的语文书上除了笔记,颜色不同的还有或多或少的我自己的一些感想与默写。这与掉书袋的行为有所差异,我更喜欢把他称作为一种知识的迁移,学语文就好比写文章,谋篇布局是少不了的,看一步便要通八步,只有将所有的知识串联成一条清晰的脉络的时候,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所助益的。

我始终坚持我的观点,学语文是漫长的、需要日积月累的一个过程而非手段。

我们始终在路上。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高二(2)班  黄兆绮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