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文峰报

五岳并起是为卿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4-19 16:23:55   点击数:



或问:“何为诗?”对曰:“雅。”“何为曲?”对曰:“华。”“何为词?”对曰:“乐。”“何为文?”对曰:“博。”又或问:“何为华夏风采?”笑曰:“以上五岳矣。”

泱泱华夏,文学瑰宝博采众长,各有千秋。在戏者看来,华夏文学不过是那一曲晓秋明月,那一折西皮流水,那一支洛神端舞。在文者看来,华夏文学是那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宽宏与高深。在芸芸众生之一的我来看,华夏的文学,是骨,是肉,是流淌在我们黄色皮肤外表下,那川流不息具有江河气派的血液。

所幸我是芸芸众生中的渺小一隅,那芸芸众生的魂骨血,都该是这样了。这种血液并不是需要输送的,而是与生俱来的。据我那已经耄耋之年的祖父回忆,小时候的我可是顽劣得很,所以秉着老教师教书育人的态度,自然得给我灌点四书五经了。出乎意料的倒是还是个孩童的我,对这些内容全盘接受,并且在当时还曾经崇拜过辛弃疾,因为他的掉书袋外号,久而久之,虽然称不上能掉书袋,但是掉个书盒,也是有这么一番实力的。并且有一段时间年少轻狂太无知,也借此炫耀,毕竟顽劣本性未除,祖父依旧不依不饶地教导,他说咱们中华的文学,许多人都穷尽一生才能学到其中寥寥,所以更应当静下心来,不说悬梁刺股凿壁偷光,也应当稳坐书案前,安读千家书。

最终我当然被这一番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说法所折服,也收起了那幼稚的锐气,为了与先辈在文字中交谈,点燃华夏的血脉而阅读,知识的作用也从来不是炫耀,而是在愚人看花是花,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木是木的时候,可以从思想根源,看花成放,看山成傲,坎水化柔,独木成苍。

以上四景,我特别钟情于山,三山五岳,太行天目,是华夏脊梁的象征,不屈精神的主导,也是安居乐业,心怀敬畏的标杆。不然,也没有五岳并起的神采了。曾有幸野游于天目,望云雾缭绕,群山并起,深山老林,既没有所谓的田园人家,也没有所谓的山中集市,更没有那些花花绿绿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与一二资深驴友,当然也是笔友,在连绵不绝的群峰中,探寻着各种奥妙。那时暖冬,虫鸣自然已息,残叶却尚未褪去,也并没有来一场轰轰烈烈地精神洗涤,换出个“白龙泽注石泉声,泄出石崖匹练明,疑是庐山移到此,九天半落碧河声。”这个太浮夸,心境依旧太焦躁,小居两日,只悟到了小憩田园生惬意,寿眉一盏也悠悠。仿佛这两日与平日一样,也是稀松平常,也是生活,也是,生命的历程。

山气为梁,构架其上,魂骨肉血,铺展其中,这不就是人么,这不就是“雅,乐,博么。”

这难道不也是“道”么,法于自然,归于本心,五岳并起是为卿,何惧华发绕残生?偶然想起这些的我,也仿佛是跻身于悟道的行列了。华夏华夏,中原名华,始祖名夏,先辈箴言,怎可忘却。作为这吮吸着中华大地河川母亲的养分成长的我们,若是不去汲取一些文学,不去博雅,又怎能得魂呢。再者笑谈,当我们真正与我们的骨髓,与中华的文学,“化”在了一起,拥有了文化,或许有人会兴致勃勃地问:“何物汝阅?”答曰:“未阅书,啃骨纳髓矣。”

遂饮尽杯中残茶,挥之一旁,也做个平生淡泊疏狂,吴中之地儿郎。

                                                                                                                                高一(3)班   王孙恺


上一条:
下一条: